2020.03.18

战 “疫” 催生的企业新科技、新思路、新办法

抗 “ 疫 ” 科研新硬核

疫情发生后,一系列针对新冠肺炎的应急科研攻关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防治之战由此打响。

科学防治,首先要快速解码、识别病毒。疫情发生后,科研人员快速从病人样本当中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测出了它的全基因组序列,研发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潜藏的病毒终于“现身”。

科学防治,找到有效的药物是关键。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人员从70000多个药品或化合物中筛选出5000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再反复试验选定100个左右药物在体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无数科研人员与时间赛跑,在已经上市的和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药物中进行系统化的、大规模的筛选,并递次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令人欣喜的是,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

科学防治,更要加快研发克制疫情的疫苗。疫情伊始,我国已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工作,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都基本与国外同步。

而这所有的战胜病毒的操作,都需要强大先进的科技支撑,以及科研人员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战斗精神。

朗玛峰已投企业华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场抗“疫”大战中,他们担纲重任,大展“主力军”风采。作为以病理为特色的第三方检测龙头企业,自疫情发生以来,成为广东省卫健委指定的新冠病毒样本收集与初筛检测机构,并为全国多地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CNAS PT0025)与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共同开展的关于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中,华银健康集团旗下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100%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这标志着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获得专业认可。

目前,南方医科大学 · 华银病理诊断中心远程病理义诊平台2月18日正式上线。临床病理联盟(CPU)远程病理协助平台,在疫情期间为疫区(湖北为主)的基层病理提供平台桥接远程协助工作,也已经在2月16日启动。

此外,疫情当前,诺唯赞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成功研发出转座酶法快速RNA建库试剂盒,助力新型冠状病毒NGS检测。和传统的RNA建库方法相比,本试剂盒采用新型的转座酶法进行RNA/DNA杂合链片段化,将繁琐的RNA片段化、一链合成、二链合成、末端修复、dA-Tailing和接头连接等步骤变为一步简单的酶促反应,兼容起始模板投入量低至1 ng,文库构建仅需2 h。

TruePrep® RNA Library Prep Kit for Illumina建库流程


抗 “ 疫 ” 战区新兵力 

从全国各地“逆行”赴武汉的大军源源不断,但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也在奔赴抗“疫”一线,他们就是机器人抗“疫”大军。

据科技日报消息,目前已有十余项5G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很多应用通过不会被感染的机器人实现。由中国移动和达闼科技联合捐赠的5G云端智能机器人已在湖北、浙江、上海等地分批上岗,担负起部分远程看护、测量体温、消毒、清洁和送药等医疗服务工作。达闼科技创始人黄晓庆说:“那些工作量大且非常繁琐的工作由5G智能医护机器人承担,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被疫情意外催红的机器人能做的远不止这些,比如宁波机场的巡逻测温机器人,一次可测量5米内10个人的体温;优必选科技5G机器人“黄田田”全天24小时“奔忙”在深圳鹤洲检查站,边提醒过往司机扫码登记,边进行疫情播报……

继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联合130家机构和企业就疫情防控期间做好科技支持服务工作发起倡议后,越来越多收到“召集令”的智能机器人来到全国各抗疫前线、复工现场,成为疫情防控中技术支撑的实力代言人。

回顾2003年,SARS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催生了电子商务,催生了社交网络。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用机器代替人去做人们不愿意做的工作,会成为新的趋势。有专家预计,疫情之后,机器人市场空间将会在各行业特别是医疗领域实现爆发式增长。

达闼科技运往武汉的云端智能机器人

必选5G机器人义警 “ 黄田田 ”


大庭广众 “ 新视眼 ”

虽然体温监测一直以来是疫情中目标筛选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接触式或额温枪测温方式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另外,地铁、车站、机场等重点防控区域,不仅人员密集,而且拥有较多通道出入口,在现场保障人员有限、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漏检的隐患。随着复工潮来临,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迎来了人流量高峰。如何才能做到“无接触感染”和“高效率通行”?如何才能在大众高频接触的地方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安全?如何才能更高效地保护安检、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近日,“红外体温检测仪”被工信部纳入疫情控制重点物资,并亲自调配相关企业,协调渠道分配。一时间,许多红外厂家、安防企业、AI创企、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推出自己的测温产品。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让我们轻松“检测”出体温异常目标,但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在红外热成像“眼”中,同样温度的物体是归为一类的。体温38℃的发热旅客A与手持38℃水杯的正常旅客B,在经过检测设施时都会产生警报,需要人工介入筛选,这将大大影响“高效通行”的管理目标。

而搭载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人脸技术的岩齐智能卡口检疫防疫系统,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引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系统在红外热成像时可准确匹配、锁定异常温度的“面部区域”,无需人工筛选即可准确告警,真正实现24小时值守。同样基于虹软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系统还能够实现轨迹追踪、出入身份核验、属地追溯的功能。

据悉,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经输出了大量可快速落地的免费、离线算法,提供人脸检测、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等技术以及开发应用套件,可应用于智慧楼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园、智慧出行、智能机器人等诸多场景,为开发者和企业用户打造高效易用的计算机视觉引擎。

搭载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人脸技术的岩齐智能卡口检疫防疫系统


数据应用新业态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看到智能科技显现出巨大效能。在医护前线,智能诊疗辅助医生分析患者肺部图像,提升诊断效率;在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算法帮助专业人士预测病毒传染路径;在社区,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辅助政府部门进行流动人口管理,有效防控疫情;在智能电商平台,我们看到人们足不出户即能购买新鲜果蔬、生活用品;在智慧办公平台,职场人士居家隔离也可以远程高效工作;智慧教育平台,无法按时开学的师生们,在家里按时打卡上课;智能制造平台,则帮助企业通过无人化、智能化生产保障订单按时交付……

而这些都得益于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并且陆续进入了社会落实阶段。权威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 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级单位均已发布了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多省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体考虑,并加入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内容,关注大数据与行业应用结合及政务数据共享,不断拓展大数据的外延。同时,部分省市陆续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等相关机构,对包括大数据产业在内的新技术发展进行统一管理。

目前,与大数据结合紧密的行业逐步向工业、政务、电信、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渗透,行业应用逐渐向生产、物流、供应链等核心业务延伸,“脱虚向实”的趋势明显,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加深,行业应用正在从消费端向生产端延伸,从感知型应用向预测型、决策型应用发展。

2020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各地要充分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等手段,抓好疫情预警、 监测、排查、检测等工作。随着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技术体系趋向融合,“大数据+行业”渗透融合全面展开,新业态正在酝酿。

朗玛峰投资的云创大数据、有孚网络、云智慧等“大数据+”企业,在抗疫战中也纷纷亮剑,发挥了强大的的数据技术力量。

云创大数据是专业从事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技术领域研发及产品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上云计算产品线齐全的企业之一,针对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需求,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cStor云存储、cProc云处理、cVideo云视频、cTrans云传输等产品线。疫情发生后,由钟南山院士创立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云创大数据等多家单位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人工智能预测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流快递新效率

2月24日晚,顺丰控股公布了其2020年1月的快递业务经营数据。1月份顺丰的业务量大增,但单票收入却没有往年那么高。这和举国“抗疫”,顺丰全力支援一线不无相关。疫情爆发以来,武汉乃至湖北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定点医院,一次次向社会发出了物资告急的求助,牵动万千民众的心。前线急需的医疗物资,可以千方百计的筹措、节省出来,但如何运送到前线、交到一线医务人员的手中,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物流企业担负起了打通疫区物资与后勤通道的重责。“全年无休”的顺丰,从1月24日起,从旗下的顺丰航空到顺丰医药等,全面进入应急运输状态。从汇聚全国乃至全球医疗物资迅速送达“抗疫”一线,到保障疫区乃至全国人民生产生活供应,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以顺丰为代表的物流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从未像此刻不可缺失。

随着业务的快速更迭和技术力量的跟进,如今快递行业的时效问题,已经不是中转的问题了,而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一难点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在路线安排方面。高精准地图科技,就可以实现路线自动排布,精准投放,对于快递行业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质的突破。

目前为顺丰提供高精准地图服务的丰图科技(深圳)公司,也是朗玛峰参与投资的企业。丰图科技在构建融合大数据、面向AI的智能位置决策等相关服务,日均请求量已突破10亿,业务场景覆盖物流及供应链、智慧城市、商业智能、物联网及智能设备等多元化业务领域。

根据自然资源部网站发布审查意见的公示,丰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于2019年年底获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是企业从事采集、制作、生产地图导航数据所必须的资质,目前全国只有21家企业获得。


5G 场景新格局

去年人们喊5G元年喊了一年,但更多落地在了运营商和终端上,对于5G带来的社会改变很多人还是不理解。一场疫情,让5G彻彻底底应用起来,其高速率、低延时的特性,正是医疗机构急救所迫切需要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家医院部署的5G通信网络,为远程会诊、智慧医疗作出基础保障。同时火遍全网的“云监工”项目,也是基于5G网络,将视频信号传到了亿万部手机终端。

5G网络除支持实现实时高清视频监控、远程视频诊疗、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手术外,还带来了“业务上云”的可能,例如在病患信息采集上,可以直接通过5G网络实时反馈到医生面前,减少直接接触的机会。此外,病患的病历还可以实现云上共享,打通彼此信息,方便医生隔空诊断交流。

据工信部消息,本次疫情防控中,为充分利用大城市、大医院专家资源,5G+远程会诊系统快速在全国各地很多医院落地。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专家可以对偏远地区医院的重症、危重症的患者进行问诊,提供救治指导。2月22日,工信部再次强调,要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5G的网络切片和核心网将很快实现下沉,能实现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并满足剧增的数据吞吐。与此同时,也带来了5G安全的挑战,主要集中在5G应用场景和接入的设备上。5G时代的风险和挑战意味着之前的以往的安全技术失灵,现在要用创新的安全技术来解决企业和政府面临的网络安全新风险。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曾经公开表示,现在网络安全形势已经出现三大转型:首先是从信息安全开始向业务安全转变,在物联网的时代,除了要关注信息安全,更要思考如何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众多物联网设备的运行安全;其次是个人安全向机构安全转变,网络安全以前都是个人安全问题偏多,现在政府和企业的安全问题成了网络安全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再次是安全防护从外向内的进化,以前网络安全防护更对是外在的防护,建立防火墙确保外网安全,但现在开始往内网转移,企业业务系统都在内部网络里,当前更多的网络攻击目标是内网,是让业务系统瘫痪。

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奇安信目前正致力于将网络安全进化到“内生安全”时代。“内生安全”要求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具有“自我免疫”、“内外兼修”、“自我进化”的三大特点。其中,“自我免疫”是指安全系统必须像人体免疫系统一样,具有自适应功能,在网络攻击发生时能够做出反应,即使是网络被攻破也能保证业务安全;“内外兼修”是指安全体系必须同时具有内外两种能力,“外”能及时感知威胁、发现风险,“内”能与业务系统深度融合;“自我进化”是指安全体系必须能够伴随着业务的成长和变化,在不断抵抗各类网络攻击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

奇安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属于朗玛峰在投企业。奇安信也是本次抗“疫”阻击战参与人员众多的企业之一。根据奇安信官网消息,从1月25日成立“新冠疫情支援团”至今日,30天内调动1200多名员工深入疫情防控一线;5000万专业设备捐赠并运抵全国200家疫情防控单位;免费网络安全服务支持近千家单位;应急协同与指挥平台和疫情上报系统免费协助近2000家组织防控疫情;1000万远程签约赠送中小企业助力复工复产......

上图为:2月20日,奇安信集团携手移动办公平台蓝信联合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中国(中关村)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等全国45家行业联盟机构和协会,共同发起“助力复工,提振经济”蓝信公益活动,宣布向广大企业提供永久免费疫情上报版蓝信平台,优先服务抗击疫情一线单位和各协会/联盟下属高科技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完成好“抗疫情、保增长”两大攻坚任务。


资本开年 “ 新概念 ”

疫情期宅家,大屏幕和更高性的手机体验冲抵了人们的无聊时光,但手机耗电量也跟着蹭蹭上升。由于电池技术一直没有突破,手机的续航问题成为了不少人的烦恼。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选择从充电速度着手,以快充弥补续航不足。

2月13日小米发布的GaN氮化镓充电器,瞬间引爆了公众眼球,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氮化镓做出的充电器体积特别小,充电效率却特别高。像小米氮化镓65W充电器,比标配的65W充电器体积要小一半,而要把Mi10 PRO充满电只需45分钟。

就这样,新型半导体材料氮化镓骤然“闯入”公众视野,并引爆了A股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氮化镓板块成为追捧热点,强势延续,乾照光电、海陆重工、兆驰股份、华峰测控、海能实业等多股纷纷跟涨。

其实,年初的CES 2020 上有30家厂商推出了共计66款氮化镓快充产品,表明氮化镓快充技术正在走向成熟,但似乎并没有激起如今一般的热潮。由于氮化镓是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完全要靠人工合成,设备要求苛刻,技术异常复杂,产能极低,导致氮化镓单晶材料极其难得。小米此次产品不但单独零售,而且价格也创下行业新低——定价仅149元,由此才让资本市场看到了氮化镓概念股的发展前景方向,自然就闻风而动一路领跑。从最近的行业的现状来看,2020年氮化镓一定会成为整个手机圈绕不开的热点概念。

此外,氮化镓还主要用在5G 基站。5G基站的建设相比4G 基站,需要更多数量的射频功率放大器(PA)。射频功率方面氮化镓能代替硅基为5G基站PA提供更强有力支持,所以氮化镓材料的需求有望在 5G 时代迎来爆发式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第三代半导体作为下一代电子产品的重要材料和元件,自然也受到了重点关注。

氮化镓功率芯片目前的供货厂家在国内并不多,寥寥可数。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重点供货商之一,也是朗玛峰已投企业。英诺赛科是2015年由数十名国内外科技精英联合创办的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30V-650V氮化镓功率与5G射频器件,产品设计及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11月英诺赛科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通线投产,成为国内首条实现量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Yole估计,2024年,仅在手机和笔记本快充领域,氮化镓市场可达3.58亿美元;乐观情况下,氮化镓功率市场规模将超过7.5亿美元。


科技冲锋新未来

大灾难需要大智慧。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行业措手不及,然而,创新的种子也应运而生。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重新洗牌没有因为非冠肺炎停止片刻,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多重挑战;但危机孕育机遇,智能科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免疫力”,展露出智能产业的强劲增长潜力,并将继续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定调于中国经济向未来要需求,强调从未来的产业和需求中找项目,更注重战略型、科技型投资。会议特别提到了“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内容可总结为两条主线:一是信息科技基础设施,这条能带动很多线上消费和实物消费;二是生物医疗,这条关乎疫情之下的国家稳定。

国家投资的主线,也正是朗玛峰的投资主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的阴霾终会散去,所有的行业都要思考怎样重新开始,而今天的新冠肺炎,更会加速而且更全面的影响各行各业。


是危机?还是机会?关键是谁在看,谁在做。

返回新闻列表 >